编者按
近年来,接连发生数起重大空难事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航空安全引发国人关注。乘坐飞机旅行,我们HOLD住吗?为此,小编请来资深外交官、领事问题专家梁宝山,结合他和同事们多年出国工作乘坐飞机旅行的体验和参与处理领事保护案件积累的经验,和亲们聊聊航空安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的出行有所帮助。
一、哪些航班和哪些座位更安全?
◆哪些国家航班最安全?
从地域而言,一般来说,欧美国家的航空公司,经营历史悠久,使用的机型先进,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水平较高,安全飞行记录良好,发生事故率很低。
中国民航有连续多年的安全飞行记录,更是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直到2010年8月,河南航空公司一架飞机(ERJ-190)在黑龙江伊春失事,才结束了中国民航安全飞行2010天的纪录。
从2005年至今,我国民航亿客公里死亡人数10年滚动值为0.001(世界平均水平为0.012),运输航空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10年滚动值为0.05(世界平均水平为0.48),同比分别降低58.8%和46.9%。我国民航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综上所述,旅客一般都优先选择乘坐飞行记录良好的航空公司的航班出行。目前,国际民用航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国航空公司竞相推出各种诱人的措施吸引旅客。每一位旅客都有选择航班的机会和权利。
◆乘飞机选什么座位最安全?
航空安全专家的研究表明,对于在飞机上坐在哪个座位上最安全,并无明确结论。
英国民航局曾委托格林威治大学进行调查,研究对象包括105次飞机坠机与火灾事件中幸免于难的幸存者。结果显示,坐在紧急出口附近5排以内靠过道座位上的乘客从飞机上成功逃生的几率最大。但也有专家提出相反的观点。有报道对于1971年以来美国空难的研究和统计数字表明,坐在飞机尾部附近座位上的乘客生还率惊人的高,这可能是因为一般空难中机头受到的冲击更大,而尾部没有首先受到冲击,相对安全些。
应该说,只要飞机飞行安全而乘客又能遵守安全规则,那么你无论坐在飞机上哪个座位都是安全的。一旦飞机发生事故需要紧急撤离时,能否安全撤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乘客自己的心理状态和随机应变的处置能力。
二、—在飞机上穿戴哪些服饰更安全?
◆在飞机上穿戴什么服饰更安全?
旅行时着装宜宽松舒适。但是在飞机上穿戴什么与乘客的人身安全却有很大关系。
航空安全专家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建议乘客在飞机上:
一、最好穿纯棉、羊毛、丝绸或皮革等天然纤维服饰,这些服饰在飞机着火或者疏散时可为你提供最好保护。
二、不要穿尼龙、人造丝或混纺织品内衣,因为这些材质衣物在高温下会熔化烫伤皮肤。女性不应佩戴化纤头饰和围巾等,更不要穿尼龙或人造丝长袜和裤袜。因为在几乎所有空难发生时飞机都会起火,穿戴尼龙和人造丝之类的衣物和饰物容易引起烧伤。有一位在空难中生还的航空小姐,全身其它部位都完好无伤,只是因为裤袜被火烧后造成双腿烧伤,当时想脱掉已来不及。
不宜佩戴用金属或者其他坚硬材料制作的发卡、耳环以及金银珠宝首饰,以免在发生碰撞时伤及自己。
三、尽量不要穿短裙、短裤或紧身T恤衫,长衫长裤有利于保护你的四肢不被擦伤或者烫伤。
四、选择质量好而又舒适的旅游鞋,不要穿拖鞋、凉鞋、带钉子鞋或高跟鞋。因为高跟鞋、皮鞋、带钉子鞋,在紧急撤离时容易造成踏伤和踩伤;乘客从充气滑梯滑下飞机撤离时,这些尖锐物品和硬物会划破充气滑梯,滑梯如漏气直接影响后续乘客安全撤离。
三、飞机失控降落时如何自保?
◆飞机突然失控降落时如何自保?
发生空难时威胁机舱内乘客生命的有三大"杀手":飞机坠地时的巨大冲击力;飞机燃烧产生的火焰;燃烧时产生的有毒烟雾。在发生突发事故时乘客要保持镇静,听从乘务员的指挥,迅速采取保护自身安全的措施并选择逃生的途径。
当飞机在坠地或者迫降时乘客要竭尽全力保持防冲击姿势
当飞机在坠地或者迫降时,在系好安全带的前提下,乘客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一种防冲击姿势。当飞机下降到100英尺时,机组会报告"100英尺",乘务员高喊"控制住"(brace)的口令,乘客要竭尽全力保持住防冲击姿势,直到飞机停稳。
防冲击姿势有下列各种,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姿势都必须首先系好安全带:
(1)成年人乘客:系紧安全带,身体前倾,头贴在双膝上,双手紧抱双腿,两脚平放用力蹬地。或者两臂伸直交叉紧抓前面座椅靠背,头俯下。
(2)怀抱婴儿的乘客:将婴儿斜抱在怀里,婴儿头部面朝上,不得与过道同侧,弯下腰、俯下身,低下头。或者一手抱紧婴儿,一手抓住前面的椅背,双脚用力蹬地。
(3)肥胖、孕妇、高血压、体态高大的乘客:双手抓紧座椅扶手,或者双手抱头,同时收紧下颚,两脚用力蹬地。
(4)对于双脚不能着地的儿童,可采取将双手压在双膝下,手心向上,弯下腰的方式。
四、遇紧急情况如何撤离?
◆听从乘务员指挥迅速撤离飞机
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撤离时,乘客要保持冷静,相信并信任客舱乘务员,听从指挥。乘务员是客舱内唯一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他们了解飞机结构,知道最佳撤离路线,熟悉客舱状况,能够快速打开应急出口门,迅速指挥乘客撤离。
实践证明,在乘务员指挥下有序撤离,速度快又安全。如果乘客在慌乱中争先恐后拥挤逃离,往往造成踩踏事故,影响撤离速度,带来更大伤害。
飞机落地后乘客要立即解开安全带的系扣,听乘务员的指令立即采取撤离行动。许多专业人士认为,飞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90秒)是逃生的"黄金时间"。有的乘客在手忙脚乱中不能立即打开安全带系扣,也会延误逃生的机会。因为飞机坠地通常是机头朝下,油箱爆炸通常在十几秒钟后发生,大火蔓延也在几十秒钟之后,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尽快撤离并远离飞机。
◆防火避烟迅速撤离
飞机发生起火事件时,旅客要及时扑灭火苗,阻挡蔓延,以便赢得更多的逃生时间。
如果客舱失火后,出现浓烟,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乘客的威胁很大。此时不要大声呼叫,不要打开通风口,也不要惊慌失措拥挤,离开着火部位4排以上座位即可。烟雾是往上飘移的,乘客要尽量放低身态,屏住呼吸,或用湿毛巾、衣物堵住口鼻,防止有毒气体吸入。
撤离火境时,要听从乘务人员指挥,鱼贯而行,千万不能蜂拥而上,把出口堵死。如果机舱内浓烟阻挡了视线,不要狂奔乱跑或喊叫,以免跌进火窝或被烟气熏呛。可以立即用毛巾捂住口鼻,向有空气的地方探索前进,这样能找到出口。一旦逃出飞机,要赶快逃离现场,防止飞机爆炸。
据报道,某航班在机舱出现烟雾火情后,乘务人员在紧急组织撤离,而一些乘客不是准备立即撤离,而是忙着照相、发微博,做现场直播,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在紧急撤离时做好自我防护
乘客应立即取下尖锐和坚硬的物品,如圆珠笔、发夹和珠宝首饰、手表等放进手提包内。脱下高跟鞋、皮鞋、带钉子的鞋放入行李袋内。取下假牙和眼镜放入外衣口袋内。不要把任何东西放在座椅背后的口袋里。把手提包、行李袋等物品放在座椅底下或行李箱内。紧急撤离时不要携带任何行李。
五、乘滑梯逃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旅客要采取正确的跳滑梯姿势
跳滑梯的正确姿势是:
(1)正常人应双臂平举,轻握拳头(或双手交叉抱臂),从舱内跳出落在梯内,手臂的位置不变,双腿及后脚跟紧贴梯面,收腹弯腰下滑直到滑到梯底,站立跑开。
(2)抱小孩的旅客,把孩子抱在怀中,坐着滑下滑梯。儿童、老人和孕妇也应坐着滑下滑梯,在梯面的姿势与正常人相同。
(3)伤残乘客,根据自身的情况,坐滑或由援助者协助坐滑撤离。
如果身体是倒着或者横着滑下去,肢体与滑梯发生碰撞,头部易被撞伤,手腕、脚腕易发生骨折。从新闻和媒体图片看到,某航班的乘客在撤离时,几个乘客因跳上滑梯时姿势不正确导致手部和脸部受伤,还有人因身体姿态失控造成擦伤,两位老年旅客在下到梯底时直接摔在了地上。
乘务员打开舱门后,滑梯充气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各机型稍有差异),然后听从乘务员口令一个接一个有序往下跳,千万不要拥挤。曾经出现过乘务员刚打开门就被乘客挤下飞机的案例,乘务员会受伤,同时直接影响撤离速度和质量。也发生过站在舱门口的乘客直接被挤下掉在充气滑梯上的案例,造成擦伤。这是不能允许的,也是违法行为。
◆跳滑梯时不要携带任何行李
据报道,某航班乘客因机舱发生火情紧急撤离时,虽然乘务员反复要求乘客不要携带行李撤离,但仍有很多乘客还是拿着大包小包往下跳,不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且大大影响撤离速度。陆地紧急撤离要求在90秒内完成,而这架飞机乘客撤离却用了5分钟。
◆离开滑梯后要迅速逃离飞机100米开外的安全地带
跳下滑梯不等于就脱离了危险,应立即选择在风上侧躲避,远离飞机至少100米以外,因为失火的飞机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不可思议的是,一些从发生火灾的某航班滑梯上下来的乘客,有人不慌不忙在飞机底下玩自拍,有的人就在滑梯梯底前面照相,不但置自身安全于不顾,还挡住了后面乘客的逃生通道。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一旦机上火灾失控引起爆炸的悲惨后果。当乘务员打手势在大声召唤离开滑梯的旅客迅速撤到安全地区时,立即响应者寥寥无几。等了又等,旅客们才聚集撤离。
六、在飞机上为何不得随意换座或抢占座位?
案例分析
据报道,2009年7月22日发生的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引发了大众的逐日热潮,一些天文爱好者选择了在万米高空观看日全食,于是出现了"逐日航班"。当日全食发生时,"逐日航班"上许多乘客为了争相目睹这一历史时刻,都拥到了飞机的一侧,扎堆观看或者拍照,甚至有的乘客兴奋地在客舱里跳了起来。由于乘客过于集中在客舱的一侧,导致飞机有些倾斜,乘务人员发现后急忙劝阻。
旅客上飞机后不得随意换座位或抢占座位
飞机在飞行中能否保持重心的平衡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保持飞机重心的平衡,每一位乘客的位置和所载货物的位置都是经过精心计算而预先配置和固定好的,不得随便改换或者移动。2008年11月8日施行的《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规定,强占座位、行李架等行为属于扰乱行为。对于扰乱行为,航空安全员应当口头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应当采取约束性措施予以管束。对于旅客擅自调换座位可能导致飞机载重失衡而影响飞行安全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一些乘客因抢占或改换座位或者随便放置行李不听劝阻与乘务员吵架已属违章行为。
一些在陆地上习以为常的行为在飞机上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2010年8月25日,英国一架小型飞机机舱内,突然发现旅客携带的一条小鳄鱼跑出来,旅客惊慌失措而引发混乱并造成踩踏,导致飞机失去了平衡,驾驶员虽然竭力控制平衡而最终失控飞机坠毁,造成包括1名英国飞行员在内的20人丧生。国内媒体也时有关于乘客离开座位与乘务员争吵或者乘客三五成群吵闹引起飞机失衡的报道。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旅客登机后应严格按照登机牌指定位置就座;如需临时更换座位,应请乘务员协助并征得其同意;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急速向一个地方扎堆,听从乘务人员的引导,避免一切可能导致飞机失衡的行为,防止造成飞行安全隐患甚至导致飞行事故。
七、上飞机后为什么要仔细观看《安全须知》?
案例分析
2006年7月9,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公司778航班空客A310客机,在降落伊尔库茨克机场滑行时冲出跑道,发生撞击、引起大火和爆炸,搜救队员当场发现127具尸体,将41名伤员送往医院,另有50多人逃生。飞机上有三名中国乘客。据逃生的一名中国男性乘客回忆,他上飞机后听了空姐的讲解,看了一眼《安全须知》,当时没有太在意,但是有点印象。当突然发生撞击和大火时他在飞机尾部,舱口离地面足有4米来高,救生滑梯迟迟充不上气,跳下去的人都被摔伤了,他灵机一动,趴着救生梯的边缘滑了下去,受了一点轻伤。而两位中国女乘客的座位就在机翼结合部被打开的救生出口附近,却未能逃脱厄运,被发现烧焦在机舱里。
旅客上飞机后应仔细观看《安全须知》
每次航班起飞前,乘务员都会播放《安全须知》录像,对没有录像设备的机型,乘务员会做安全演示,目的是让乘客尽快了解乘飞机旅行的安全常识,客舱内供乘客使用的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应急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应急出口的位置及逃生方法,以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迅速地采取有效行动。乘客应仔细观看和聆听讲解并牢记在心。
在你前排座椅的背袋里备有《安全须知》的文字版,包括有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的示意图,你应当仔细阅读,熟悉你座位上设有的阅读灯、通风器、呼唤铃、氧气面罩、救生衣等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厕所的注意事项等等。
使人感到担忧的是,许多乘客对于这些与自己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应急知识和逃生方法往往不在意,不认真观看《安全须知》录像,也不听讲解,而是忙于打电话、发短信或者相互大声聊天,这些表现也往往引起同机乘客的不理解和不满,引起乘务人员的抱怨,媒体对此也时有报道,被视为是对自己人身安全和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不文明、愚昧无知的行为,应引起大家的注意。就算你自己对安全须知已经倒背如流,多复习一遍也没有坏处,更重要的是不要影响其他乘客观看和听讲解。
八、旅客上飞机后应注意什么?
案例分析
1993年4月,某航空公司的一架MD-11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上空时,因为遇到强烈气流飞机出现剧烈颠簸,没有系好安全带的乘客几乎全部被抛离座位,摔成重伤,而系好安全带的乘客则安然无恙。
随时系好安全带
旅客登机入座后,要按照飞机上的提示及时系好安全带。因为飞机在起飞、爬高、降落或者为了穿越云层和遇到强气流干扰时,飞机会出现颠簸、抖动或者倾斜,为了避免伤害,要求乘客必须按照提示及时系好安全带。当你闭目养神或者想睡觉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所以,只要飞机还没有处于平稳状态或者停稳不动,是不能解开安全带的。特别是在飞机降落后而没有停稳之前,不要急于解开安全带去做下飞机的准备。
及时"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打开遮光板"
"收起小桌板",小桌板是供餐饮时使用的,用毕应随时收起,可以避免在飞机发生意外紧急制动时桌板撞伤乘客;同时也能保证在发生紧急降落撤离时,乘客不被桌板堵住逃生的出路。
"调直座椅靠背",可以确保座位不会妨碍后排乘客的逃生出路,也便于乘客本人在需要时随时进入应急状态,做出快速反应。
"打开遮光板",在起飞或降落时能让乘客观察到窗外有什么异常,以便及时通知乘务员。发生紧急迫降后,有利于机舱内乘客借助自然光在乘务员指挥下撤离,也有利于地面救援人员通过窗口观察,及时对没有撤离的乘客进行救助。
注意行李架上的行李安全
不少乘客往往为了下飞机后节省等待领取行李的时间,喜欢随身携带大件行李上飞机,或者为了减轻托运行李的重量,将一些坚硬沉重的行李带上飞机,放在座位上方的行李箱内,这是很不安全的行为,所以乘客一定要按照航空公司规定的规格和重量携带随身物品。
专家提醒,飞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座位上方的行李箱因受剧烈颠簸可能导致行李掉落,会危及乘客的人身安全。乘客应注意把行李箱的盖子随时关好,在飞机发生颠簸震动时要随时提高警惕。
这些在紧急时刻能救命的提醒和忠告是许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希望大家搭乘飞机时要切实重视并遵守。
九、上飞机后应了解的应急设备有哪些?
氧气面罩的使用方法
飞机飞得越高空气越稀薄。飞机在海拔4,286米以上的高度飞行时,就需要对座舱增压。万一因座舱结构破损而出现漏气现象,就会造成飞机失压,乘客会因呼吸困难而感到头晕或者失去知觉,甚至危及生命。氧气面罩是为乘客提供氧气的应急救生装置,每个乘客的座位上方都有一个。如果万一遇到座舱失压的情况,氧气面罩就会自动弹出落到乘客面前。乘客应注意乘务员的示范动作,在需要时能及时戴上面罩,保证及时吸到氧气,维持正常呼吸以至生命。
乘客如果遇到座舱失压的情况,应保持镇静,用力拉下自动下落到您面前的氧气面罩,将面罩戴到嘴和鼻子上,然后拉紧系带,保持正常呼吸,如果您与儿童或者婴儿同行,应先给自己戴好面罩,然后再帮助孩子戴上。
正确使用航空救生衣
每个乘客的座位下都备有一件航空救生衣。乘客应根据乘务员的示范和介绍熟悉如何使用航空救生衣,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乘客自己能够迅速穿上救生衣并在适当的时候充气,迅速选择逃生之路。
需要提醒的是,在客舱里不要给救生衣充气,因为救生衣的浮力和飞机下沉的重力会把你困在客舱中。
航空救生衣是一次性的机上救生用品,不到紧急关头乘客不得自行打开使用。
十、为什么要记住应急出口门的位置和开启方法
案例分析
据报道,2007年伊尔库茨克空难时,机上浓烟滚滚,漆黑一团,乘客惊慌失措,人们几乎都听到了"打开舱门"的喊声,但是只有两三个应急出口门被打开。所以,乘客应记住应急出口门的位置,遇到空难飞机上缺乏光线的情况下,就可以迅速摸索走向出口门逃生。
旅客上飞机后应记住应急出口门的位置和开启方法
应急出口门又称紧急出口门,供飞机需要紧急疏散旅客时应急使用,一般不可打开。客舱应急出口门处多设有紧急滑梯,若操作不当,可以导致紧急滑梯弹出致人受伤;同时,紧急撤离通道不能停放行李等物品,否则万一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应急出口门贴有非常醒目的红色标志"安全出口",配备有专门的《应急出口旅客安全须知》,详细介绍了发生紧急情况时,安全出口的使用方法。乘客应根据乘务员的介绍和示范动作,了解应急出口门的位置,知道应急出口门的开启方法,在紧急情况下根据乘务人员的口头指示、手势和动作,协助开启应急出口门,协助做好疏散准备,从紧急滑梯上疏散逃生。
根据有关法规规定,下列旅客不应坐在紧急出口门旁的座位上:孕妇、重病人、行动不便或者体力不佳者;聋哑盲人和有听力视力障碍者;有语言障碍无法协助疏散旅客者;无法了解机上各种安全须知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其他乘客者;15岁以下儿童;携带婴幼儿者等等。乘务员在检查客舱时,一般都会向坐在应急出口座位的旅客确认,在发生意外时是否会正确采取应急措施开启安全出口门,否则就会被要求调换座位,乘客应积极配合。
广大旅客应该严格遵守乘坐民用航空器的有关管理规定,不可随意碰触航空器部件,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大家的航程。
十一、特殊旅客乘坐飞机需注意哪些事项
残疾人旅客乘机注意事项
为保护残疾人在航空运输过程中的合法权益,规范残疾人航空运输的管理及服务,中国民用航空局制定并颁发了《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残疾人与其他公民一样享有航空旅行的机会,为残疾人提供的航空运输应保障安全、尊重隐私、尊重人格。凡购买或持有有效客票,为乘坐客票所列航班到达机场,利用承运人、机场和机场地面服务代理人提供的设施和服务,符合适用于所有旅客的、合理的、无歧视运输合同要求的残疾人,都具备乘机旅行的条件。
残疾人应当在定座时将残疾情况、所需服务及协助要求等信息告知承运人或其销售代理人。承运人应尽快答复定座的残疾人,是否能够满足其乘机需求。
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需要承运人提供下列设备设施或服务时,应在定座时提出,最迟不能晚于航班离站时间前48小时:
(一)供航空器上使用的医用氧气;
(二)托运电动轮椅;
(三)提供机上专用窄型轮椅;
(四)为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团体提供服务;
(五)携带服务犬进入客舱。
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提出需求后,承运人应通过其订座系统或其他手段,确保该需求被记录,并及时传递到相关人员。
承运人应在24小时内答复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是否能够满足上述需求。
如果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在飞行中需要使用医用氧气,或者承运人有合理理由认为残疾人在飞行过程中没有额外的医疗协助无法安全地完成航空旅行时,残疾人应提供医疗证明。医疗证明应当在航班离站之日前10日内开具。
可带进客舱的助残设备包括:助行器、拐杖、折叠轮椅、假肢、助听设备、电子耳蜗、助听器、盲杖(多功能、简易)、助视器、盲人眼镜。
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需要承运人提供上述约定的协助的或者本办法规定的登机、离机协助的,应在普通旅客办理乘机手续截止前2小时在机场办理乘机手续。
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向承运人、机场和机场地面服务代理人投诉,也可向民航主管部门投诉。
孕妇婴幼儿和老年人乘机注意事项
尽管民用航空运输具有舒适性、安全性的特点,但为了保障旅客身体的健康、安全,航空公司对孕妇、婴儿和老年人乘机制定了一些特殊的运输规定。
(一)孕妇和婴幼儿乘飞机注意事项
由于飞机是在高空中飞行,空气中氧的含量相对减少,气压降低,而妊娠期的孕妇及新生婴儿身体抵抗力较差,气压的变化容易引起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同时,新生婴儿呼吸功能不完善,咽鼓管又较短,鼻咽部常有粘液阻塞,气压变化时新生婴儿又不会作吞咽动作,难以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因此航空公司规定:怀孕不足8个月(32周)的健康孕妇,可按一般旅客运输。超过8个月(32周)或不足9个月的健康孕妇,如有特殊情况需要乘机,应在乘机72小时内交验由医生签字、且必须是省级医疗单位以上盖章的《诊断证明书》,经承运人同意后方可购票乘机。怀孕超过9个月的孕妇不接受运输。
不足14天的新生婴儿不能乘坐飞机。年龄为出生14天至2周岁的婴儿在购票时需提供证明年龄的证件。
每名成人只能携带两名不超过十二周岁的旅客,旅客携带婴儿超过一名的,另一名婴儿应按相应的儿童票价计收。
飞行中需注意保护婴儿耳膜。为了保护婴儿身体的健康,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空中飞行。当飞机起飞时,携带新生婴儿乘机的旅客应当将预先准备好的棉球塞入婴儿耳孔,以免气压波动对婴儿身体造成伤害。
(二)老年人乘机注意事项
根据民航规定,超过70周岁的老年人乘坐飞机,必需要提供三级甲等医院的健康证明。
十二、民用机场和民用航空器内禁止吸烟
◆国际民航组织要求禁止旅客在国际航班上吸烟
吸烟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危害早已被大量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证实,各国纷纷通过立法或者采取行政限制措施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在航空器上禁止吸烟更是有原因的,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中枢神经毒麻剂,它会使飞行员全身血管收缩,视力下降,而且污染机上空气环境,甚至导致火险,危及航空飞行安全。
1992年10月,国际民航组织153个成员国代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通过一项决议,规定各国航空公司必须于1996年7月1日以前禁止旅客在国际航班上吸烟。
◆我国民航关于在机场和飞机上禁烟的规定
近来不断有报道我国公民在国际航班飞机上违规违法吸烟、不听劝阻、触犯法律而被处罚的事件,实在应引起国人的警觉和反思。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71号令公布的《民用机场和民用航空器内禁止吸烟的规定》(简称《禁烟规定》),对民用机场的禁烟区域、民用航空器内的禁烟区域、对违规吸烟者的处罚以及被动吸烟者享有的权利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禁烟区和吸烟区
中国民航总局第71号令明确规定,在民用机场和航空器内的禁烟区内,禁止任何人吸烟;作为过渡措施,吸烟者只能在机场候机楼内旅客活动区域标明的吸烟区内吸烟。在有的国际航线民用航空器内标明有禁烟区和吸烟区。吸烟乘客在办理登机手续时,需要事先声明要求为其安排在标明吸烟区域内的可用座位上。
民用机场的禁烟区域
航空器活动区域;候机楼内旅客活动区域(指定吸烟区除外);旅客通道、摆渡车内。
民用航空器内的禁烟区域
国内航线、特殊管理的国内航空运输航线、澳门航线及海峡两岸航线的民用航空器的客舱和厕所内;国际航线民用航空器的客舱禁烟区和厕所内;在地面上停放的民用航空器内。
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有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
对违规吸烟者的处罚
负责禁烟工作的检查员对在禁止吸烟场所违反规定的个人予以处罚时,应出具本人的证件;收缴罚款,应出具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卫生罚款专用票据,并按规定上交。检查员对违反禁止吸烟有关规定的个人,应进行教育,责令其停止吸烟,并可处以10元的罚款;对经教育、劝阻后仍不执行规定的,可处以20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拒绝、妨碍检查员履行职责,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民航公安部门依照该条例处罚;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涉嫌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被动吸烟者享有的权利
被动吸烟者享有下列权利:要求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者停止吸烟;要求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部门执行禁止吸烟的有关规定;要求检查员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理。
在航空器上违规吸烟属于"扰乱行为"
2008年11月8日起施行的《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CCAR-332)规定,旅客应当遵守民用航空相关规定,保持航空器内的良好秩序。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使用明火或者吸烟的,属于扰乱行为。
扰乱行为是指在航空器上不遵守行为规范,或不听从机组人员指示,从而扰乱航空器上良好秩序和纪律的行为。对航空器上的扰乱行为,航空安全员应当口头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应当采取约束性措施予以管束。机长可以要求航空安全员及其他机组人员对行为人采取必要的管束措施或者强制其离机。
按照2013年1月1日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扰乱航空器上秩序的行为,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国民航飞机上禁用"如烟"雾化电子烟
虽然"如烟"雾化电子烟不是实际意义上被禁止在飞机上吸的香烟,但是在飞机上封闭的环境中,"如烟"中的尼古丁仍然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健康,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允许少数人抽吸类似"如烟"的物品,很容易造成飞机上秩序的混乱,甚至可能造成难以控制而危及到飞机安全的局面。
为了维护飞机上的良好环境,确保飞行安全,杜绝危及飞机上安全秩序的情况发生,飞机上禁用"如烟"雾化电子烟。
十三、为何在飞机上不能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
◆切勿在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
大量的证据表明,在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会产生电磁干扰,造成飞机导航设备、自动驾驶仪器系统、特别是航空器无线电导航和通讯系统的正常使用,甚至导致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1996年巴西空难和1998年台湾空难也都与使用手机有关。在我国国内的航班中,也多次遇到正在飞行的航班受到乘客手机的电磁干扰险些酿成事故的情况。
要特别提醒的是,具有所谓"飞行模式"功能的手机目前没有得到航空公司的安全认证。在飞机上具备"飞行模式"功能的各种手机也在禁用之列。
在此,提醒各位旅客,为了您和他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切勿在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和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不要因个人一时的方便给他人和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因此而承担赔偿和刑事责任。
十四、"大闹天空"零容忍
近年来,发生在飞行中航空器上人为的扰乱行为和非法干扰行为日渐增多,直接威胁航空飞行安全。
一、哪些行为属于飞行中航空器上的扰乱行为和非法干扰行为
飞行中的航空器,是指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何一扇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航空器强迫降落时,在主管当局接管对该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责任前,应当被认为仍在飞行中。也就是说,旅客从上飞机到下飞机期间在飞机上的一切行为,都被认为是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行为。
发生在航空器上的扰乱行为,是指在航空器上不遵守行为规范,或不听从机组人员指示,从而扰乱航空器上良好秩序和纪律的行为。常见的扰乱行为有:
1、违反规定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的;
2、使用明火或者吸烟的;
3、强占座位、行李架的;
4、盗窃、故意损坏、擅自移动航空器设备的;
5、妨碍机组人员履行职责或者煽动旅客妨碍机组人员履行职责的;
6、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
7、危及民用航空安全和扰乱客舱秩序的其他行为。
发生在航空器上的非法干扰行为,是指诸如危害民用航空和航空运输安全的行为或未遂行为,属于非法干扰行为的有:
1、非法劫持飞行中的航空器;
2、非法劫持地面上的航空器;
3、在航空器上或机场扣留人质;
4、强行闯入航空器、机场或航空设施场所;
5、为犯罪目的而将武器或危险装置或材料带入航空器或机场;
6、散布诸如危害飞行中或地面上的航空器、机场或民航设施场所内的旅客、机组、地面人员或大众安全的虚假信息。
二、坚决制止和惩处危害航空安全和运输秩序的行为
针对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扰乱民航正常运行秩序的行为,2015年1月15日—16日召开的全国民航空防安全会议特别强调,各级民航公安机关、各安保单位要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严厉依法查处飞机上吸烟、打架、滋事等非法干扰行为和因航班延误等矛盾与问题引发的违规行为,对危害航空安全和破坏民航运输秩序案件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惩处力度,切实维护机场和航空运行秩序。
十五、适应机舱环境变化的调适方法
◆为适应空中飞行环境变化旅客应做好下列准备
登机前切莫吃得过饱以免引起不适
当您准备乘坐民航飞机出行时,登机前切莫吃得过饱,那样会给您带来不适,出现恶心或呕吐等症状。乘机前,不宜吃含纤维素较多和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最好选择一些热量高、易消化的食品,如白面包、蛋糕、面条、酸牛奶、瘦肉、水果糖、巧克力以及水果等。
注意调整气压变化带来的不适
飞机飞行过程中机舱内的气压会因飞行高度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旅客会感到耳堵、听力下降,发出"砰砰"的声音,或者有充胀的感觉。为了平衡压力,可以做频繁吞咽、嚼口香糖或打呵欠等动作。
在飞机下降过程中,压力的变化使婴儿特别不安,让他们叼着奶瓶或奶嘴会有所缓解。
如果旅客的腹部、眼睛或口腔、鼻腔最近动过手术或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鼻窦炎,请暂时不要乘坐飞机,因为飞机爬升和下降时的压力变化会使手术部位或者病灶部位产生不适感,甚至会产生其他严重后果。
注意心理调适,主动适应客舱狭小的环境
一张客票把旅客和机长及其乘务人员连接成一个临时"生命安全共同体"。在飞行中,机长有责任保护旅客的安全;乘务人员有责任按照航空运输规章为旅客提供相应的服务;旅客有义务遵守航空运输安全规则和客舱内的秩序,遇到突发事件听从机长和乘务人员的指挥。
旅客从购买客票起就应该在思想上做好准备,主动适应飞行中客舱狭小环境带来的行动限制和不适。您可以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可以打开阅读灯看书看报,戴上耳机听音乐或者观看机上电视播放的录像。要注意遵守公共卫生和社会公德,不随地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作出影响邻座旅客休息的动作,处处与人为善,包容谦让,共同维护好客舱的平静和安宁。
随身携带处方药并按时吃药
体弱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旅客,更容易感到空中气压变化引起的不适。如果旅客因治疗自身疾病必须携带某些处方药,应请医生开具处方,并备齐药品的外文说明书和购药发票,药物应保存在原装瓶里,以备安检或海关检查。
◆旅客在飞机上突然生病怎么办?
当今世界,跨国旅游人流如潮,旅程也越来越远。旅客除了由于气压、时差变化和客舱空间狭小久坐不能活动等带来的不适外,在飞机上突发急病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所有飞机都配备有医药箱,航空公司对乘务员也进行了医疗培训,所以乘务员能处理一些普通的疾病。通常也会有医生或者护士乘坐飞机,他们一般也愿意协助处理紧急情况。飞机上的电话和电台便于向地面医务人员咨询。如有必要,飞行员还可以改变航线,飞往合适的机场及时进行治疗。
旅客在飞机上突发急病应由谁负责?
我国对航空运输旅客的人身伤亡赔偿作出专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124条规定,因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过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伤亡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旅客的人身伤亡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状况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