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沟通一下什么才是“沟通”

 你在"交流"却不是"沟通"

文|李克富

 

 

很多人以为,"交流"就是"沟通"。于是,TA们会告诉我——

 

"我和孩子无法交流,我们俩一说就吵。"

 

"我本想和他交流的,但是,他却瞪了我一眼就走开了。"

 

"跟那位员工交流了多次,可他就是不听。"

 

……

 

其实,TA们说的都是"交流",当没有一种是"沟通"

 

在实际工作中,心理学工作者习惯于按照情感色彩从浓重到淡漠,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分为顺序进行的五个层级,即:沟通、说服、吵架、缄默、谈判。也就是说,当"沟通"失败时,便会不自觉地采用"说服"的交流方式,相比较而言,后者比前者更缺乏情感而更具有理性和逻辑。依此类推,至"谈判"时,己经是纯粹的理智交锋而不再有任何情感掺杂了。

 

回想热恋或新婚之际,两情缱绻,"幸福着对方的幸福",因此彼此交流时根本不用语言,只要一个眼神,对方便心领神会。这种"目送秋波"式的非语词性交流也是一种沟通,叫身体语言沟通,简称体语沟通。

 

之后呢?日常生活进入柴米油盐模式,夫妻各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两人交流时就总想把对方"说服"

 

说服不是沟通:说服是单向的,沟通是双向的;沟通的结果没有输赢之别,说服则一定分出胜负。

 

说服不成,就变成了争吵。争吵的心理学定义是:夫妻两人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交流最大的信息。但遗憾的是,由于都想说而都不想听,争吵的结果就成了单纯的情绪宣泄却没有任何信息交流。

 

争吵还不能解决问题,就只好冷战了,谁也懒得搭理对方。有过体验的夫妻都知道,这种不说话的缄默状态其实是一种强烈的交流,比如那种鄙视的眼神要比大声辱骂让你难受多了。

 

最强烈的焦虑就是谈判。终于有一天,这对忍受不了冷战折磨的夫妻,有一方先打破沉默,面无表情地对另一方说:"我们俩谈谈吧!"

 

还有什么好谈的呢?无非就是财产如何分配,孩子归谁抚养,以及何日去婚姻登记处办理手续。

 



 

如此算起来,从恋爱到离婚的心路并不漫长,也就那么五步:自"沟通"始,以"谈判"终,中间经过了"说服""吵架""缄默"这正是失败的婚姻。

 

失败的人生也不过如此,学会"说服"却忘了"沟通",学会"吵架"就不屑于"说服",学会"缄默"就懒得"吵架",一旦学会谈判,就把前四者都忘掉了。

 

这样的人,就像黑瞎子掰玉米,以新换旧,所剩下的总是只有唯一。

 

作为社会的人,交流无时无处不在。从交流的技术层面讲,交流的有效性是上述五种方式的灵活且合理运用。

 

如果把两个一岁的宝宝放在一起,他们也是可以交流的,而且这种交流就是纯粹的沟通,也就是交流的原始状态,它是一个人人格的底层代码。随着年龄增长和文化与文明的浸染,一个人能否在发展其他交流方式时将这一原始方式并存而不是颠覆,也成为其人格健全的试金石之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