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中考了,孩子去沉迷游戏
家长怎么办?
文|李克富
昨天,负责教育板块的某媒体记者,转给我一封信,希望我能够予以答复。
孩子成绩中下又面临中考。与他谈心、给他加油打气,他都能平和地接受。
中考越来越近,学习状态却不如以前,成绩持续下滑。前几天偶然发现晚上偷偷玩手机游戏。深刻谈心后才说实情:他认为努力学习没用,想通过打"英雄联盟"赚钱。他说很多辍学者成功进入全国前几名,分享百万奖金。
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答应努力,但情绪低落。该怎么继续教育!
阅读后,我和记者通话。
问:"这封信是你改写出来的,还是家长来信的原生态?"
她楞了一下,但很快就承认了经过了自己的改写,尽管只是"改写了几个字"。然后,她解释说,由于这样的问题总是被高频率地问起,而且几乎谁都可以对这种问题发表看法,领导就建议做个专题——把同一封信分别给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学的专家、教育系统的心理老师、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优秀孩子的家长……看看得到的答案会有多大不同。
她说,领导点名我作为"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谢谢领导的器重,但意识到领导的点名和建议都充满阴险。
问:"你接受过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培训吗?"
她说,有二级证书。
再半开玩笑地问:"我是把你们领导作为求助者呢?还是把你作为求助者?"
她立马明白了我的意思,笑答:"您最好把提出问题的那位家长作为求助者?"
反问:"可人家是求助者吗?"
我先给他复述了一下,在"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职业心理咨询师眼中,"求助者"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求助,第二愿意自己作出改变而不是改变别人。然后,我又重复了一下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教科书给我们这个职业所下的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她大概没有想到我会如此较真儿,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们假设提问的家长是求助者,也就是说,TA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愿意做出改变。"
"这个假设很好。"我又问:"我可不可以把你'假设'成那位提问的家长呢?"
她又一愣,说:"当然可以。"
问:"刚才'你'说'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愿意做出改变',请问'你'认识到了'自己的'哪些问题,又想做出怎样的改变?"
她懵了,沉默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因为我毕竟不是孩子的家长,刚才我们只是一个假设。"
"所以",我说,"这个基于空对空的问题(problem)我无法解决,尽管那个空对空的问题(question)我可以回答。"
她的反应很快,迅速跟进:"那,请您就直接回答问题吧!"
我反问:"有问题吗?"我提醒:"你可能没有注意到那位家长的信件,最后的一个标点符号是叹号而非问号啊!"
她赶紧去查,确证是个"!"后笑着对我说:我明白了,这位家长可能只是想向我们诉苦,依此缓解焦虑。"
我笑答"不知道",并再次告诉她,既然把我看作"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我就只能按照我的职业理念或规则行事——不可能在连"求助者"都不明确时去"协助"、去"解决心理问题"!
以上是我和记者的对话。当然,最后我还是写了一段话给她,大体意思是——
当家长面对那个临近中考还玩游戏的孩子不知该怎么办时,可以先听听教育专家怎么说、教育心理学的专家怎么说、教育系统的心理老师怎么说、优秀孩子的家长怎么说……如果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可以尝试着去见一下那些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了——他们是在你听信了很多"怎么办"之后却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之后才有可能发挥作用的。
记住,我说的只是"有可能"而不是"一定"。
心理咨询师所从事工作叫咨询,这个工作就像一个医生所从事的工作叫看病。如果你明知道孩子病了,却自己跑到医生面前问怎么办,这本身就够荒唐的了,更何况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写封信去问媒体呢!
媒体可以认真,其他专业工作者也可以认真,但是心理咨询师却不能认真——被问题提问者牵着鼻子走。因为心理咨询的职业理念和专业修养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必须首先审视:谁是求助者?是心理问题还是现实问题?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当事人能够承受心理咨询这个漫长的过程吗?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具备协助这位求助者心理成长的能力吗?
没有正确的理念,就不可能有有效的咨询和治疗。
小编有话说:
小编不玩游戏,周董的新歌完全听不懂,感觉被抛弃了……LOL Downing
建议老师也玩玩,要不然人家真来求助了都不知道咋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