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误区,你中招了吗?

作者:付佳中国营养学会会员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大众健康、孕产育儿、美食类图书资深策划编辑。

母乳是半岁内的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所含营养物质齐全,且利于消化吸收。母乳喂养的宝宝免疫力更强,不易出现过敏、湿疹、胀气等。母乳喂养还有利于妈妈身体的恢复,更能增强母子感情。可谓好处多多!但是在母乳喂养过程中,由于新妈妈知识储备不足或者受传统旧观念的影响,或多或少会陷入一些母乳喂养误区,纠结是按点喂奶还是按需喂奶?纯母乳喂养要不要喂水?母乳到底够不够宝宝吃?……有的困惑很容易找到答案,而有的困惑并没有唯一答案,需要妈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下面提到的内容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为部分母乳喂养的妈妈解惑。


误区一产后一周没奶就是没奶

产后乳汁分泌量是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通常情况,第一个月,特别是产后一周左右,由于乳腺管不畅通、喂奶姿势不正确、体力没有复原等,都会影响乳汁的顺利分泌而导致少奶。随着时间推移,妈妈习惯了新的作息,和宝宝有了很好的磨合,掌握了正确的喂奶方法,再加上充足营养的饮食,奶慢慢就多了。很多情况下,产后一个月乳汁分泌量会明显增多。所以说,开始几天没奶是很正常的,不能断言无法实现行母乳喂养。当然,还有很多新妈妈即使过了一个月,乳汁分泌还是不足,对于这种情况,妈妈也不能过于焦虑,只要保证合理的膳食、良好的睡眠、足够的信心,充足的乳汁只是时间问题。我就是过了3个月,奶量才突增的。


误区二"胸大奶多"

老观念里,体态比较丰满的胖妈妈产奶就多。对于这点,并不是绝对的,"胸大无奶"的妈妈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而纸片人妈妈也能是"大奶牛"。我们只能这么认为:胖妈妈的营养储备可能比瘦妈妈更有利于产奶,但乳汁分泌是否充足,不仅仅取决于胖瘦。"胸大"只说明储奶功能强大,一次能储存更多的乳汁以供宝宝吸吮,与产奶多少并不是正比例

 

误区三

 

囤多了、奶胀了再喂,

宝宝才能吃得饱

很多新妈妈都会听到这样的建议:"你奶太少了,不够孩子一顿的量,这次你先别喂了,喂奶粉吧,让奶囤多点,等奶胀了一起喂,这样孩子才能吃饱……"对于这样的建议,我只想说乳汁分泌是一个正向刺激循环。产奶量关键取决于宝宝的需求量!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宝宝需求越多、吃得越多,母亲接受泌乳反射的刺激越多、越频繁,越有利于乳汁分泌。也就是说,只有妈妈多喂、宝宝多吸吮,乳汁才会分泌越多。而本来有奶,却囤起来不让宝宝吃,想依靠囤积刺激多产奶,只会给妈妈"宝宝不需要这次的哺乳,每天8次喂奶可以减少到每天6次了"的假象,导致泌乳条件反射缺失,慢慢的奶就会越来越少。这样的后果是,奶粉越添越多,母乳喂养会渐行渐远,最终导致母乳喂养的彻底失败。所以说,一定程度上讲,奶粉的添加量决定母乳能否持续,不当的奶粉添加可能=母乳喂养失败!

看到这,很多妈妈又困惑了:到底该不该加奶粉?添多少合适?

对于这个疑问,我们首先要判断妈妈的乳汁是否真的不够吃。常用的判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1)看宝宝吃奶时下咽的声音,是否每吸吮2~3次,就可以咽下一大口。2)看宝宝吃奶后的精神状态,是否有满足感,能否睡半个小时。3)看宝宝排尿次数,一天尿湿6块尿布或换4个沉甸甸的纸尿裤。4)看宝宝体重增长情况。满月时,宝宝体重一般比出生体重增加800克;2~6个月,体重每个月最少增长600克。这点非常关键!

如果达不到以上标准,则说明宝宝没有吃饱,需要及时找到原因,确认是母乳不足导致,可以适量添加婴儿奶粉。


误区四宝宝哭了就是饿了,得喂

对于这一点,很多妈妈深有感触。只要孩子一哭,家里的老人就会说:"孩子一定是饿了,没吃饱,你奶水肯定不够,多喂几次吧……"

真是这样吗?当然,不能否认孩子饿了会哭,但哭不一定都是因为饿!尿了、拉了、热了、不舒服了都会引起宝宝哭。因为他们也只能通过哭表达自己的任何想法和想要告诉大人的事儿。小婴儿哭,除了以上原因,还有一点最容易被忽视,那就是心理抚慰——寻找安全感。胎儿在妈妈暗暗的子宫里被温暖的羊水包裹着,一旦出生,他习惯的环境突然消失,很容易让他缺乏安全感。因此,宝宝多会通过吸吮这个动作让自己感觉重新回到妈妈身边,这就是所谓的"吸吮需求"。请记住,吸吮需求形似吃奶,却是一种心理安慰,并不是因为饿。如果宝宝一哭就喂,特别是用奶瓶喂母乳,还容易导致另一个棘手的问题——过度喂养!婴儿肥胖、婴儿肠胀气、辅食添加困难等,都和过度喂养脱不了干系。所以,妈妈们一定要记住.


营养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各种老话儿、老观念,需要辩证着来看。
审阅盛晓阳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委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