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问题不是富,而是不敢面对真正的自己

咪蒙老师前几天又写了一篇大作《你的问题不是穷,而是坏!》,讲述了几个差不多的故事:主人公都有点钱,但是在人际关系里都特别委屈,因为身边有的穷人很不自觉,恬不知耻地管他们要这个,要那个,要不到还生气,说他们为富不仁。咪蒙老师替富人不平,狠狠批判了这些穷人「心术不正」。

这样的主题在咪蒙老师这里,不是第一次了。致贱人,致low逼,都是广为流传的名篇。以后或许可以凑一个系列,叫「为什么被气到的总是我」。在心疼咪蒙老师总招坏人惦记之余,我也想统一就这类问题谈一点看法。

我们先看看咪蒙老师举的例子。

一个大学生被室友借化妆品,三番五次,变本加厉,物主越来越难以忍受,室友越来越嚣张跋扈,两人翻了脸。咪蒙老师愤愤不平地指出,这个室友「不但穷,而且坏」。坏在哪里?她居然好意思说「我穷,你就该让着我」!

这么坏的想法怎么来的?原文其实给出了答案。

故事一开始的设定是这样的:物主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宽裕。室友借化妆品的时候,物主的态度有一点纠结:「考虑到这个室友家境不是很好,父母收入不高,她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生活负担挺重的。她也就包容了。

当然,这是咪蒙老师的转述。物主是不是真这么想,不得而知。但从转述的信息来看,物主考虑自己的化妆品外借与否,先要对申请人的家境做一个考察。只有「家境不好」的人,才有获准的资格。这说明什么?说明借化妆品的申请在这个人手里,是依据情况而变的。一般不愿意,除非你很穷。

「我答应这个要求,是因为你穷。」

你发现问题在哪里了吗?让咪蒙老师后来义愤填膺的那个混蛋逻辑「我穷,你就该让着我」,在这里已经出现了!在事情起初,穷人只是问了一声能不能借,而有钱的一方率先启动了这个逻辑:「你穷,所以我要让着你。」

「包容」一词,显示心里不乐意,又不得不忍气吞声。说明事情从一开始就不对了。问题从第一天就存在,到后来忍无可忍,不过是日积月累,怨气积攒的必然结局而已。问题并不是因为对方求借,而是因为我不想出借。问你一句,人家就成坏人了吗?显然不是,任何人都有问的权利。问完之后,我身不由己地做出让步,这才把对方摆到了那个「坏人」的位置上。

我为什么要做出不情愿的让步?因为你穷啊。

所以完整的故事是这样:有钱人先给穷人授予了一个特权,等日子一长,又忍不住翻了脸:「你怎么好意思认定自己有这个特权呢?混蛋!」

给了穷人特权,又问穷人怎么好意思要这个。

有人说这也很正常吧。我可以给,而你不能要。我给是我的善良,你要就是你的无耻。这种想法,进一步逼近了问题核心:逻辑是一样的特权逻辑,穷人用这套逻辑是坏的,而富人用同样的逻辑,就被看成是一种美德。

那么你猜,是谁更愿意使用这种逻辑?

当然,由于是咪蒙老师的转述,整个故事未必符合真相。但故事留给我们的疑问,却是人人都需要面对的。那就是下一回,当别人找你要东西的时候,你要不要有自己的原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答应,什么情况下拒绝?

可以一概答应,或者可以一律拒绝。也可以有自己的标准,按颜值来判断,按心情判断,按关系远近判断……或者像故事里一样,按家境来判断。

记住,是你在发起定义。如果你按家境来判断,那就是你把穷定义为了特权

如果一个人真的不相信穷人有权享受额外的优待,那么,他首先必须从自己心里改变这个假设。落实到这个例子,就是从一开始就坚定地主张:「我想借给谁就借给谁,不想借就是不想借。这是我的自由。跟你穷不穷无关。你再可怜,父母收入再少,家里再多几口人吃饭,我不想借还是可以不借!」

你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态度吗?

我承认,我自己做不到这么绝。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也做不到。在我们的思维里,多多少少还是默认穷人是更值得体恤的——「穷是一种特权」。这是我自己的信念,不怪任何人。在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因为这样的信念而不得不忍气吞声做出的一切让步,承担的一切损失,该由我自己负责。

从因果的角度来说,我的个人信念是因,而穷人向我求助是缘,因缘际会,我才施与了违背自己本心的援助。进一步发展下去,导致了后续更激烈的矛盾。我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委屈,也不觉得拿到我好处的人有多么可恶。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个男人心志不坚,被美色所动,又愤愤不平地抱怨:「这些女人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就以为男人都该贴上来,简直无耻!」这就是完全不成立的指责。真正使他困扰的并不是对方的无耻,而是他自己的不坚定。

同样的道理,因为别人的穷而妥协,又来指责穷人:「喂,你怎么好意思拿你的穷来绑架我?」或者:「少在我面前说穷人有理,因为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又或者:「求求你别穷了。你这么一穷,我就实在没法忍心拒绝你。」这些话有多荒谬?毕竟,人家穷是人家的事,把持不住的分明是我们自己。

咪蒙老师的这一系列文章,都在对别人做这种荒谬的指控。

我猜,咪蒙老师代表了一类「善良」的人。因为善良,别人一不开心,就忍不住想照顾。也许是因此吃了太多亏,受了太多气,所以终于有一天怒气难以遏制:「凭什么从我身上占这么多便宜?你们这些坏人,贱人,low逼!」

——凭的就是你自己啊,咪蒙老师。

对于这些占便宜的人,也许咪蒙老师心里的本意,本该断然拒绝。但拒绝需要勇气。如果撕破脸那是一回事。如果人家也只是客客气气的,约你吃个饭,请你帮个忙,找你借个化妆品,你有没有勇气轻描淡写地告诉对方:「不行」?

你也许会看到对方眼里的光黯淡下来:「小气。」

或者转身就走,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如果TA是一个穷人,还会加上一句:「为富不仁。」

我猜,谁处在那个时刻,心里都不会好受。最难受的点在于:没错,我真的是这么个小气的人。——从第一次借出化妆品开始,我就只是在假装慷慨大方地「包容」,那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其实一点都不愿意帮你。

我们都是自私的,但谁愿意面对这一点啊……

所有客客气气的表面,都只不过是在暂时逃避这个真正的自己而已。

而你怎么就不知进退,非要把我逼到墙角呢?

到忍无可忍,终于撕破脸的时候,大概会有一种「老子终于可以做自己了」的解脱,同时,一拖再拖,也免不了要面对这个并不好看的自己:自私,软弱,对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的体恤和同情。而咪蒙老师这种处理方式,就是继续不看自己,把这些负面情绪转嫁给别人:「你们这些坏人,是你们逼我这样的!」

咪蒙老师有一种本事,这些话经她一说,就有一种天经地义天理昭彰的气势。恍惚之间,仿佛这个游戏里真的有了好人和坏人。但总体来说,遇到冲突就给人贴上一张「坏人」的标签,这没什么技术含量。你看到两个人闹矛盾,问为什么,一个人说:「因为他是傻X」,这是发泄情绪,不是真打算解决问题。

哪有那么容易分开的好与坏呢?

当然,承认这一点很难,相对而言,把问题归因到别人身上,不去面对真正的自己要容易很多。但不面对这个自己,也许问题始终还会是问题。赶跑了这个坏人,下一次,就真的没有坏人了吗?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therapistlsw

心理咨询相关的原创文章,产量不高,偶尔推送,也许某一篇值得你想一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