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西游记》虽然是作者描写的唐僧经历的"八十一难"神魔故事,但透过一个个变幻恍忽的故事情节,使神魔有人情,通世故,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容。读者会注意到,小说描写的西天取经路线,是神魔化、虚拟化了的,与真实的取经路线是不同的,所以,难以完整地考察其对应的事发地点。例如第47、48回四众入住陈家庄、西渡通天河,与第99回东渡通天河、重返陈家庄。这个陈家庄到底在那里?实际上应该是虚拟之地。既然这样,作者为何还要两次描写陈家庄,想必自有其目的和用意:
重返陈家庄,寓意着师徙四众西天取经的圆满结局
众所周知,西天取经是极其艰难的,唐僧在西天雷音寺如来佛祖那里取得真经时,已历经了八十难苦境,行程十万八千。通关文碟已经印上了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等十二国印。按理说,唐僧四众已经取经成功,完成了唐太宗交给的他们的取经任务,可以顺顺利利地返回东土大唐,向太宗交上真经了。
可是,事情并非如此,作者又以"不合藏数、阴魔未尽、没有归真"为由,另外设置了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让如来佛祖指使观世音菩萨,派八大金刚紧急召回唐僧四众,在历时五千零三十八日的基础上,再走八日,补合"藏数"——五千零四十八日(合计一十四年)。他对观音菩萨说:"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一藏为五千零四十八日)。这才有了本回中"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数,金刚再生一难,让白赖头鼋由恶变善,帮助四众从河西二渡通天河,不料,阴魔前来夺真经,被悟空使出正身法牢牢压住,驱走了阴魔,保全了真经,重返陈家庄,从而补足八十一难。"九九归真"表面看来仅仅是个数字,实际上寓意着唐僧四众西天取经的圆满结局。从此,完魔来尽,他们带上真经,顺利踏上东去大唐之路,向太宗献出真经。此时,四众所经历的,恰好是"西宇周流十四年,功完八九还加九",无论是时间,还是难数,都是个完满的结局。
重返陈家庄,宏扬了积德行善的佛教宗旨
从《西游记》妖魔神化、兴妖作怪与唐僧四众抢滩涉险,降妖伏怪,克服八十一难过程看,位于西天灵山大雷音寺的如来佛祖,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总设计师。取经的宗旨是他确定的。例如第八回,如来对从菩萨道:"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不贫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贫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如来佛所指的南赡部洲者,就是指东土大唐朝境地。
根据南赡部洲贫淫杀争,凶场恶海、口舌是非的实际,为劝化众生,如来佛对观世音菩萨道:"我今有三藏真经,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一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这就是如来佛祖确定寻人西天取经的初衷,也衬托出了佛界惩恶扬善,慈悲为怀的宗旨。
唐僧四众在取经路上的所作所谓,破过道道难关,无不实践着如来佛确定的这一宗旨。直至最后,作者通过描写"再添一难",让唐僧四众二渡通天河,重返陈家庄,使读者充分感受到,陈家庄百姓是师徒四人实践如来佛宗旨的代表者和直接受益者。
重返陈家庄,反映了百姓知恩图报的优良美德
《西游记》曾两次呈现过通天河和陈家庄,这不是作者表现手法的偶然巧合,而是作者用来前后衬托、表达百姓报恩的需要。第一次,即第47、48回,师徒四众离开乌鸡国,来到元会县陈家庄,被通天河挡住去路,悟空、八戒在陈家庄,得知河边庙中的灵感大王年年轮流吃童男女,百姓轮流供奉童男童女,今年轮到陈家供奉拜祭童男女的消息,悟空、八戒变身替祭陈家童男童女,打退吃人的灵感大王,使陈家的陈清之子陈关保、陈澄之女陈一秤金免除了一场死难,陈家感激不尽。第二次师徒四众取经回来,功成行满,又由白赖头鼋驮过通天河,登岸遇到陈澄,重返陈家庄。作者对该庄百姓热情真诚欢迎师徒的场面进行了更加详细地描写:"那庄上人,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若老若幼,拜摆香案,鼓乐吹打,前来迎接。陈清也领着全家人眷,出来拜见,着茶摆斋,拜谢当年救女儿之恩";当师徒拜别时,陈澄、陈清二老再三挽留,并道:"向蒙救拔儿女深恩莫报,已创建一座院宇——救生寺,专侍奉香火不绝。"同时又唤出原来由悟空、八戒替祭免死得救的陈关保、陈一秤金,请师徒到救生寺观看,上楼果见装塑着师徒四众之像,更见前来献果献斋的,一家接一家,络绎不绝,最终师徙只好趁三更时分,悄悄地离开了陈家庄。事后,陈家庄人每年四大祭,二十四小祭。不仅如此,告病的,保安的,求亲许愿的,求财求子的,无时无日,都会前来烧香祭赛。
通过师徒两次路过陈家庄的前后对比,尤其是重返陈家庄的细节描写,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理想和写作初衷,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愿望和要求,表现了人民追求真理和光明的正义感,倡导了普世普济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