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摘。
(一)传注类(诂、训、传、注、笺等)
1.诂、训这两个名称,笼统说来没有什么区别,凡侧重于字词、名物解释的,一般称作"诂" (通作"故")、"训"。
2.传,是传述的意思。传原本指解释儒家六经的书。
3.注,是注释的通称。"注"与"传"一脉相承,"注"的名称大致始于东汉郑玄。郑玄对 "三礼"有注,其书称"注",含有对师儒谦下之意。古代经与注本分离,东汉以来,始经、 注合载,就经下注。
4.笺,是表识的意思。作为注释体,"笺"的名称始于郑玄。郑玄有《毛诗笺》,为《毛诗 诂训传》作注。
(二)章句类
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刘师培《国语发微》说:"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今仅存东汉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
(三)义疏类
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这是一种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释。义疏兴起于魏晋南 北朝,唐人"正前人之疏义,奉诏列裁,定名曰正。"(黄承吉《左传旧疏考证序》)因而义疏在唐代又称作"正义",也称作"疏"。
(四)集解类
集解类注释是汇集众说并加上编者意见的一种注释。包括集注、集传、集释等。如何晏 的《论语集解》,朱熹的《孟子集注》、《诗集传》,郭庆藩的《庄子集释》即是。 需要指出的是,晋杜预的所撰《春秋经传集解》,名为"集解",但它只是将《春秋经》和 《左氏传》聚集在一起进行注解,与上面所说的汇集众说的"集解"名同实异。 这里附带讲一下补注。
补注类注释有补、补疏、补释、补义、补正等名称,这是一种对 前人注释作补充、订正的注释。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就是这类著作。
(五)音义类
音义是一种注音释义的著作,兴起于魏晋,另有音训、音诂、音注、音解、音证、音隐、 音释等名称。唐陆德明的《经典释义》由《周易音义》、《尚书音义》、《毛诗音义》、《周礼音 义》等十四部典籍的音义组成,是音义类注释的代表作。这类著作以注音为主,有时兼有简单 释义,或指出经典不同版本的异文现象。音义书在给多音多义的词注音时,注音本身即暗含着 释义,这是应该注意的。
——————————
本来这么按时间顺序写着,后来发现上面那个比较清楚明白,就不多说了。
1.白文:(先秦)古书原文,如《诗》《尚书》《春秋》《周易》等等;(还是写一句,白文是非注的原文,不是一开始就是这名字,好误解= =。)
2.注:(西汉)两汉注释古书,以解经为目的,故大部分都是经书。《周礼·天官冢宰第一》疏云"注者,于经之下,自注己意,使经义可申,故云注也";
3.传:(西汉)儒家先贤解释经书的权威性著作,如春秋三传;
4.章句:(汉)分篇为章,析章为句。与传不同的是,其注释对象可为经以外的篇目,如王逸《楚辞章句》;
(其他类同(汉):传、内传、外传、条例、解说、注、笺、说)
5.义疏:(南北朝)即解经文,又释注文,经史子集及小学均有涉猎,如郦道元《水经注》;
6.疏/正义:(唐)南北朝义疏杂乱,唐人对之加以梳理整理,经注有《五经正义》,经之外有司马贞《史记索隐》等;
7.注疏:(宋)《十三经注疏》(宋四唐九)是现在通行的经籍注疏本,反映了古书注解的典型体例。它的体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 1 )正文,即经文; ( 2 )注文,即注释的文字( 3 )音义,即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对正文注文里的难字的注音和释义( 4 )正义或疏,即唐、宋人对注文所作的。
存疑,有问题欢迎探讨。
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