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选择回到小地方的年轻人


 
 

文 | 尼德罗

 
 

近来的舆论气候,似乎对大爷大妈们十分不利。这中间主要是针对5060后这一代父母的争议,譬如广场舞地盘之争,暴走团被撞事件,以及聚集在北京各大公园的相亲角现象,使得大爷大妈们获得的评价普遍趋于负面。不过,这些现象的背后,真正的核心问题可能并不在于他们素质低下,而在于他们整一代人所面临的集体性的精神空虚。为了应对这种空虚,他们需要在整齐划一的集体行动中刷存在感,也需要在各式各样的攀比中收获慰藉。

不久前,我们带着刚满8个月的孩子回了老家——浙西的一个五线城市。半个月中,除了让祖辈看看孙子/外孙,也见了不少亲朋好友。在与同辈、长辈交流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感受是,五线小城里的5060后父母虽然也面临精神空虚,但他们却更加忙碌,因为他们对子女的干涉能力更强,能够更深度的地卷入子女的生活。

权力结构的迥异,使得小城市里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安排,也使得空虚的大爷大妈们可以更深入的干涉子女的一切。然而,父母的深度介入和参与,却未必能给小家庭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父母、小夫妻乃至孩子,都可能因此要承担这一行为的负面后果。

作为一个家乡亲情关系的观察者,令我觉得十分巧合的是,身边较为亲密的三个案例,正好展示了父母深度介入他们婚前、婚后备孕、婚后育儿三个阶段之后,所引发的家庭矛盾和问题。

第一个案例是一位大龄未婚女青年,我们不妨称之为A。A今年31岁,是家中独女,父亲是公务员,母亲为家庭主妇。在从重点大学毕业之后,A接受了父母的安排,通过省考进入了家乡的一个强势政府部门,社会地位和收入都令人羡慕。A很快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自己的房子。长相不错的她,一时间为她介绍对象的人不少。也许是A的心高气傲,更大的原因则可能是小城市奉行"甲男配乙女"的婚配原则,因为A太优秀了,一旦不愿"屈就",甲女的选择空间也就小了很多。

斗转星移,大学毕业了七八年,年过30岁的A还没有对象,A的母亲开始放话:自己已经无脸出门了。而父亲则十分焦虑,几十年前的精神疾病开始复发,发病时还会殴打母亲。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父亲的旧病复发和A的单身状态存在必然联系,但A的内心已经认定这是自己造成的。好在A并不与父母住在一起,新居装修也一直拖着没有真正完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只要装修不完成,她就可以住在单位宿舍,这样一来,A就可以避免父母随时的探访,以此减轻自己的压力。

第二个案例是一对结婚一年半的夫妻,我们可以称之为B夫妇。B夫妇曾是高中同年级不同班的同学,当年并不认识,但大学毕业后,各自回到了家乡小镇,一个在银行任职,一个在高中任教。在选择空间并不大的前提下,两人在一次聚会中认识并互生好感,几个月后,他们便领了结婚证。双方家长在婚前都颇为满意,女方父亲是公务员,男方父亲办了一个小厂,经济殷实的两家很快为年轻人准备了四居婚房。

但在婚后,矛盾开始显现,按照女方家长的控诉,男方父亲十分小气,新人的婚房被他用于出租,收到的租金却落入了自己口袋。不过,更令双方揪心的是小两口一直没有怀上孩子,一年的时间并不长,但矛盾却日益激化,男方父母要求女方去检查,女方父母回应要检查就一起去。检查的结果是双方没有问题,但这却成了更大的问题。婆婆在这时开始出马,各种民间催孕的土方、中药出现在家里,要求女方服下,这令女方非常愤怒。

在旁人的建议下,女方要求丈夫跟自己搬出去单独居住,理由是这样环境简单,可以更好备孕。但这一建议却遭到了公公的反对,当女方希望丈夫据理力争的时候,丈夫却低下了头。几经折腾,女方终于明白,丈夫从小生活在公公的"淫威"之下,即使是结婚后,他也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女方父母爱女心切,加之女方上班地点离娘家更近,所以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了娘家。在我们与女方全家多次聚会中,从未见到男方的身影,言谈之中,女方全家对男方的失望溢于言表,离婚这样的字眼也开始出现在聊天内容中。

第三个案例是一对婚后育有10个月大孩子的夫妻,我们可以称之为C夫妇。C夫妇婚前恋爱的时间也只有几个月,用闪婚来形容他们并不过分。双方一个是乡镇公务员,一个事业单位。尽管男女双方的长辈都是农民,家境都较为一般,但依靠男方姐姐夫家的资助,男方购买了一大一小两套房子和一部车子。确定关系几个月后,两人都觉得年纪自己过了30岁,加上双方条件门当户对,迫于社会压力,他们很快走向了婚姻。不够,这个过程可谓充满了精密的算计,从买房到彩礼,男方觉得女方自抬身价,女方觉得男方不够大方。

婚后,儿子的诞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但育儿的任务分摊也成了更大矛盾的肇始。婆婆责怪媳妇只顾自己不管儿子,媳妇指责丈夫不够关心自己,甚至存在家暴行为。女方很大可能存在产后抑郁,而男方则表态二选一的情况下,要母亲不要妻子。目前,二人的关系几乎彻底决裂,在对外倾诉中,他们都喜欢算从婚前到婚后的经济账,以此表明自己的付出巨大。

不过在正式离婚前,可预料的是,二人一定会在财产归属和儿子抚养权的争夺上耗时巨大。所以,一切才刚刚开始,除了夫妻双方和各自的父母要为此投入不少心力,他们10个月大的孩子一定是最大的受害者。据女方含泪陈述,在他们频繁的家庭战争中,孩子每次都会显得很害怕。的确,幼小的孩子对于家庭气氛的感知非常敏锐,他并不通晓语言,但他察言观色的能力比成人更强。

复盘完三个案例的概况,可以发现,不管是没有结婚的A女生,还是结了婚正在备孕的B夫妇,还是结婚生子的C夫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与父母生活在同一空间,或相隔很近,或与父母同住。他们现有的生活运转严重依赖父母,从工作到买房,再到相亲、结婚、育儿,父母也都希望或已经深度参与其中。

此外,还有一个或隐或现的共同点,是他们的生活背景都以家乡小城为舞台。可以说,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工作、生活、结婚、生子,也在这个舞台上相爱相杀、激化矛盾。很多时候,那个矛盾与这个舞台是紧密相连的,只有离开这个舞台,才能消除这些矛盾。遗憾的是,他们中所有的人,包括年轻人要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么即使意识到,也已经丧失了跳出这个舞台的勇气。


A原本在杭州读大学,以她的能力,毕业后留在杭州并不成问题,只不过毕业后的生活不像在父母身边那么优裕。但在婚配问题上,如果是留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A因为足够普通,反倒更容易走入婚姻的堡垒。

B夫妇也在外地读书,他们的情况与A类似,毕业后就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回到家乡。只不过他们并没有A那么优秀,所以婚配选择的空间更大。但反过来,无论男女哪一方,假如他们留在了外地城市,离开父母的他们一定会更加独立。B妻子不会长期待在娘家,B丈夫则能逐步获得人格独立。也许他们不会在一起,也许他们没有如今物质上的安逸,但他们一定会更加独立,也更加自由。

C夫妇也是本科毕业,情况基本雷同。他们的共同经历都是毕业后觉得在大城市太辛苦,最终经不住父母的威逼利诱回到家乡小城。在进入体制内后,他们的收入丰厚、地位较高。如今再让他们跳出来,去大城市找一份工作,生活舒适度一定会有一个断崖式下跌。为此,他们决没有勇气那样做。

回到县城的这些年轻人,一方面是让自己显得更为出类拔萃。在大城市,普通本科生堪比大白菜,但在小城市,他们进入体制的概率却不算低,一次不行就考两次,两次不行就考三次,总有一次可以晋级。等到进入体制了,再找机会从乡下调到城里,这个路径可谓屡试不爽;另一方面,他们回到家乡之后,父母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无论是金钱、时间还是人情面子,深耕多年的父母总有一定优势。在家乡,父母能力有大小,经济有强弱,但只要子女在外边读了本科,父母都希望子女回来,也一定会倾其所有帮助子女买房、娶妻、带娃。

冷酷一点来说,大学毕业的子女选择回乡,是一场与父母的交易。在这场交易中,子女获得了更优裕的物质供给,房子、车子、工作、婚姻、育儿统统可以获得父母的援助;父母方面则获得了一种安全感,通过深度介入子女的生活,善于控制以及乐意被控制的这一辈人,获得了内心的一种确定感。相对于子女飘摇在外,自己照顾不到,也觉得心里不踏实。

但是,这场交易的负面代价却被家乡的主流舆论遮蔽了。在本文所列的三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这场交易与小城市这个舞台紧密相连的内生性问题。即选择回归小城市,选择回到父母身边的子女,他们获得了物质上的安逸,但却让渡出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和能力。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否结婚,是否生子,如何育儿乃至是否离婚,这些事情的决定权本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一旦回到家乡和父母的怀抱,当事人就必须遵循他们的游戏规则。可以预料,如果他们当初选择留在杭州、上海等大城市,那么他们的观念很可能会有变化,他们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也决不是家乡小城和父母认同的那一套。

当然,所举案例中的当事人,除了A,其他人都认为结婚是天经地义的,生育也是必然要做的,父母介入也是非常正常的。他们认为,问题并不在于父母不该介入,或者自己不该回乡,而是对方父母为何不通情理,某某事情做得实在太过分了等等。他们很难意识到,只要父母持续介入,只要继续待在家乡小城,即使换一个对象,该有的问题也还是会有。问题不在个体,问题就在舞台本身。

但反过来,即使他们如A一样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辞去人人羡慕的公职,换到压力更大的大城市,也基本不可能。巨大的房价落差,工作能力的不适,生活状态的彻底改变,足以让他们望而却步。所以,一个可总结的规律便是:一旦毕业后没有挺住,靠向父母,之后便会形成路径依赖。于是,通过工作、婚姻、生子、育儿呈现的家庭矛盾就会越来越多。从此,他们获得了表面安逸的生活,却失去内心自由的舞台。

回到开头,北京、上海的大爷大妈,绝大部分人都不能左右自己的阶层上下,贫富差距很多是城市化背景下的拆迁政策差异导致。所以,面对更庞大的城市、更庞杂的观念,父母很难真正左右子女的生活。那些聚集在公园相亲角进行社交,并且衍生出相亲鄙视链的父母,更大程度上是在自娱自乐。因为,他们掌控能力实在有限,所以才不得蜷缩在公园,打着给子女相亲的幌子,实质上却干着攀比式社交的行为。

反观我的家乡小城,父母的干涉能力极强,小城的文化也单一,价值观单向度,身边的案例一抓一大把,全是父母操办乃至包办的。所以,回到小城市的年轻人,要么就是本身认同这一套游戏规则,要么就是尚未明确立场,但最终被父母说服的。

就生活方式本身来说,小城市的年轻人没有太多选择,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做父母的宝贝,接受父母的安排。而一旦在婚姻中发生矛盾、受到冲击,基于相亲(婚前精密计算)而走到一起的夫妇,立马各自退缩回父母怀抱,并进行婚后的精密计算。为了对付子女层出不穷的问题,父母自始至终都卷入其中,哪有空形成相亲角。

(本文原标题:《在小城市,不会有公园相亲角》)

 
 

【作者简介】 
 

尼德罗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广州媒体人。

From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IwNDIwMA==&mid=2652684465&idx=5&sn=1f53ed6eb5faa2b739e63273a96e9b32&chksm=bd2626f68a51afe03f2f0746d9bf3f771e0d92459c5eaed597d05803012252b50c0a86fc59d0&mpshare=1&scene=1&srcid=0716mnEqDq1s0WlfecC8J8Lb#rd>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