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未来需人文素养 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国教育环境偏重理工科,然而放眼未来,人文教育不可忽略却未得人们足够的重视。记者专访本地人文教育机构、儿童戏剧学院,结合在海外留学的国人经验,探讨人文素养在迎面未知与挑战时的重要性。

宋涵恩认为人文科目有助于分析了解事物运行的规律,培养快速理解消化信息的能力。(卓祾祎摄影)

 

 

最近公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显示,我国学生在数学、科学和阅读方面全球第一,表现优异。我国教育环境偏重理工科,然而放眼未来,人文教育不可忽略却未得人们足够的重视。记者专访本地人文教育机构、儿童戏剧学院,结合在海外留学的国人经验,探讨人文素养在迎面未知与挑战时的重要性。

中三学生宋涵恩(15岁)每周二放学后,会到武吉知马购物中心的Humanities Club补习人文课程。朋友听了都很惊讶,常听人说要补数学和科学,人文补习还真少见。宋涵恩在学校学习文学、历史和社会知识(social studies),补习是她自愿提出的,为了增加练习的机会,考试时不紧张更得心应手。

宋涵恩从小就对人文学科感兴趣,"我喜欢写作、阅读、跟人聊天。人文学科帮助我思考,懂得如何与人建立关系。在新加坡注重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教育体系下,很多人认为理科比较重要,学习科学和数学是打开工作机会的大门。所以我身边很多人,或是在家长要求下都要拿生物、物理或化学等纯科学,有些人并不适合学理科但也要学。我也努力尝试要好好学理科,后来发现实在不适合就不勉强自己了。现在我很享受学习的过程,想做得更好。"

 

相比于STEM系统强调实践理论,宋涵恩认为人文科目有助于分析了解事物运行的规律,培养快速理解消化信息的能力。平时读新闻,能够在字里行间读出深层意思,理解细节。"我觉得人文学习更多是为自己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可以跟他人分享。"

人文学习机构Humanities Club创办人蔡国和采用因材施教的小组学习模式。(龙国雄摄影)

 

人文学科是全新思维方式

在Humanities Club创办人蔡国和(46岁)看来,人文教育包括社会学、地理、历史、语言、文学等,主要是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此培养思维模式,建立同理心和价值观。

蔡国和曾在政府中学教书20多年,十年前创业成立补习中心,采用因材施教的小组学习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人背景以及学习挑战。"人文学首先是要了解人,每个人家庭背景不同,看待社会议题的角度也不同。"每次分组讨论,他会通过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例如多元种族社会面对的挑战?是否遇到过被歧视的现象?在开放讨论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表达观点,也去了解学生对于课题的认知程度,是否存有偏见或偏激的思想。

目前补习中心有100多名学生,蔡国和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经验,分享学习人文课程的难度。"首先是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人文学科是全新的科目,要帮学生消除陌生感,戴上人文思考的帽子。小学教育有母语、英语和好公民课,学生没有接触过人文社会学,对于全新的思维方式难免不适应,重点是要培养学习兴趣。"再来是对语言功底的要求,人文学科侧重理解文本的能力,英文底子薄弱的学生在分析文本时会有挑战。

 

蔡国和收集不同年代的通讯工具(图左)和士兵模型作为教具。(龙国雄摄影)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蔡国和在补习中心摆放许多小道具,大多是从旧物古玩店淘来的,如算盘,各国钞票,不同时期的通讯工具,甘榜时代的煤油灯等,希望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能够保留些旧物给下一代看。平日里还会安排出游活动,实地走访学习,例如游圣约翰岛,讲解早期移民来到新加坡需要停留在此检疫或隔离。

 

组织出游活动,实地学习人文历史。(受访者提供)

 

谈及人文科目的课程编排,与国外人文教育学习各地风土人情不同,蔡国和认为关联性(relevance)很重要,社会知识课着重了解本地的社会结构及运作。"首先还是要先了解自己的社会,自己的文化。也考虑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能力,中一生是否能够理解二战的内容,是否适合讲欧洲历史给中三生听等等。再来也希望学生长大后能够了解珍惜自己的国家,这些知识储备会在未来用到,作为发挥公民契约的一部分,一起担负起国家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野米剧场开办儿童课程,每年有三次为期10周的培训。(受访者提供)

 

儿童透过戏剧感知世界

跳出学校教育的框框,戏剧可作为了解人性、培养人文素养的一个艺术形式,近年来本地不少剧团推出儿童戏剧课程,在训练声台形表之外,通过研读剧本增强孩子的语言功底及人文素养。

野米剧场(Wild Rice)儿童及青年组经理翁洁绵介绍,儿童班针对五岁到12岁的儿童,每年会有三次为期10周的培训课程。运用戏剧理念和技巧,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短剧演出等形式,深入挖掘讨论角色动机,鼓励孩子换位思考,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去观察、感知。

 

野米剧场儿童及青年组经理翁洁绵。(受访者提供)

 

有一次她在和孩子们讨论大灰狼的角色,这一经典形象在《小红帽》《三只小猪》等许多童话故事中都出现过。老师问:"大灰狼为什么会变坏呀?"其中一名学生的回答颇具洞察力,他说:"那是因为大灰狼心中一直都很害怕周围的世界,它想要变成坏人把其他人都吓跑,这样它就不会感到害怕了。"

在翁洁绵看来,相较于数学与科学,学习艺术似乎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对孩子的成长及全人发展十分重要。"学习戏剧和文学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对周遭世界产生兴趣。敢于放胆敞开提出问题,以开放的心态解决问题。"在收到的家长反馈中,有不少人提到戏剧如何帮助塑造孩子的软技能,例如培养沟通能力,在一起构思故事的剧情发展,锻炼表达观点。分工合作,学习团队协作一起策划一台演出。或是运用想象力,通过游戏丰富孩子的创意世界。

人文艺术和科学缺一不可

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洪杉杉(24岁)从小跟随家人辗转各地接受教育:小学后半段去了香港,中学回来就读圣尼各拉女校,高中去了新西兰,大学到法国修读艺术史,然后去瑞典交换一年。如果按照本地的分科制度,她是不折不扣的理科生,中学时选修三项理科(triple science),到了新西兰前一年半都在读理科,后来接触到不同的教育方式,才发现自己更享受人文艺术类学习,在那里她学习法语、音乐、英国文学、生物、艺术史等。

 

洪杉杉(右三)在新西兰求学期间参加校园运动会,同学们发挥创意,天马行空地打扮。(受访者提供)

 

相比于为了应试背课本的方式,洪杉杉更喜欢轻松有趣的探索式学习。"在香港上学时,很多课堂活动采用游戏或戏剧的形式,也要读相关书籍。那时候我很喜欢读书,课余时间也会找书来读。"回来新加坡后,洪杉杉坦言不太有时间和精力读书,课堂上的指定书目基本是为了应试,很多年没变过。

在新西兰求学时,各班老师会选不同书目跟学生讨论,也会通过看电影分析文本。"一本书一部电影,学校给了老师选择权,可以给学生分享不一样的内容,并安排一对一的讨论时光,学习就变得精彩有趣很多。"学生也有自由选择自己关心的课题,并找五六种相关文本放在一起论述。"从那时起,我发现自己对语言的掌握能力和细节敏感很多,更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为阅读是从自身出发,找自己喜欢的读,而非为了应试,这对老师的挑战很高,他们也需要广泛阅读了解学生所读的内容。"

 

洪杉杉随手拍,周末一家人在巴黎美术馆里欣赏"裸体艺术" 。(受访者提供)

 

本科选择去巴黎学习艺术史和考古学(history of art and archeology),是洪杉杉自己的决定,"我从中学开始学法语,法国文化很精彩,有着丰富的艺术、美术、电影、音乐。学习一门语言踏入一个世界,去留学是想要体验不一样的文化,把自己浸润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继续学习提升。"在那里,她开始接触研究不同类型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玛雅文明、古代日本建筑艺术等。"我相信人文艺术和科学都有一个相似的终点,就是要了解和探索世界,只是方式不一样,但缺一不可。"

在世界文明的探索中转了一大圈,似乎也触发了某些关于本土文化的思考。"有些观点认为先了解自己的文化比较重要,但我觉得也要去看外面的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因为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文化,多元的生活方式,就如古文明土著的生活与如今城市化的很不一样,接触到不同的内容会让人觉得有趣。当以这样的心态再去了解自己,即使周遭熟悉的事物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洪杉杉说。

 

洪杉杉在古老的巴黎索邦大学念书。 (受访者提供)

 

三年的海外留学生活赶上疫情,解封后再回来,她新奇地发现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变了,"记得回家的路上经过机场大道,看着两边花草树木林立,觉得好漂亮,竟然像旅客一样不停地拍照。在某个街角的转角,看到一把旧椅子放在墙根下,头上一台旧风扇在转,也觉得很艺术。"

记得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曾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当穿梭历史的长河,与其他文明相碰撞时,擦出了火花,便能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人文素养积累的重要

刘家明(68岁)是一位富有人文情怀的电子工程师,20岁时拿政府奖学金到法国留学。迎面而来的"文化冲击"是被告知所有理科生必须修读哲学,包括文学、艺术、戏剧等。"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工程就是为人服务,如果不懂人文艺术,设计出的东西无法打动使用者。"

中学时作为学校图书管理员,他看了很多法国的翻译小说。作为华校生,他有修中华文学,读《老残游记》《镜花缘》等,此外他的世界多以理科为主。从起初硬着头皮开始用法语学人文课,刘家明回忆道:"刚开始有点害怕,好在老师讲课很有趣,还经常带我们参观博物馆,实地看画解释各种艺术流派,渐渐种下了种子。

"后来开始工作,我自己的经验是,去外国跟别的工程师接触,常常觉得他们很有内涵,懂很多文化的东西,而我们好像都没得讲,只是听人家说。"如今享受退休生活,刘家明一边在本地多所博物馆做义工导览,一边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如"汤申轶闻与新加坡历史"、"法国人在新加坡留下的足迹",曾作为受邀嘉宾在早报悦读@NLB线上讲座分享。

 

刘家明退休后在不同博物馆当导览员,享受人文浸润。(特约摄影陈福洲)

 

退休后投入人文课题研究,刘家明认为也是在整个系统中寻找平衡。"50年前新加坡刚刚建国,我们很需要发展科技,就全情投入去做科技。我们总是很清楚自己的目标,然后全力冲刺,达到成果后再回过来看,发现也忽略了很多东西,就又再补回,我们一直是在这样的循环中。"

与此同时,他也在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常在早报言论版发表文章,探讨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电子工程师从几十年前就开始研究自然语言学习模型,希望电脑能够了解人类的语言,当时主要是用作翻译,如今成了AI所使用的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基础。起初看似无用之用,随着社会发展就找到了用处,所以学习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有用的。来到AI时代,当信息真假难辨,人文教育所训练的批判性思维就显得很重要,人文素养的积累也是。当你更了解人、历史和世界,就不会很快下定论。"

 

刘家明给AI发布指令,创作2050年新加坡城市规划畅想图。(受访者提供)

李雅歌 |  liyage@sph.com.sg

迎面未来需人文素养 我们准备好了吗 | 联合早报网 (z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